众赢国际版




    图片名称

    防火更要防烟-----阻燃产品的“低烟”性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


    火灾每年给人们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2011年 ,全国共接报火灾125402起 ,死亡1106人受伤572人,直接财产损失超过18.8亿元。

     

    有火灾统计资料表明, 火灾中的死亡者中有60-80%死亡原因与火灾中的烟气有关,燃烧产物有气态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,其中液态和固态产物悬浮在空气中 ,形成烟尘,当含有大 量烟尘的烟气被火灾现场中人员吸入后,会粘附在鼻腔、口腔和气管内,甚至由扩散作用能进入肺部粘附在肺泡上,严重时会堵塞鼻腔和气管,最终窒息死亡。另 外,火灾烟气对可见光有较强的遮蔽使用 ,使能见度大大降低,火灾烟气中的氯化氢 、氨气和氯等气体对眼睛有强烈的刺激使用 ,使人睁不开眼睛,严重影响逃离现 场的速度。火灾现场产生的大量浓烟会使人们产生恐怖感 ,惊慌失措 ,失去理智,给火场逃生造成混乱局面 ,具有很强的危害性 。因而,“烟尘”成为火灾中危害性 最大的杀手之一。

     

    塑料产生的燃烧气体和 火灾残留物-和天然物质一样-总是具有潜在的毒性危害 。在很多情况下,通过采取一定措施能够预防吸入燃烧气体后发生的人员受伤。这些措施具体包括限制可燃 性和火焰蔓延、建立逃生路径 、建立排烟排热系统以及火灾探测和消防 。如逃生可能性受限或无逃生可能性(如,正在穿越隧道的列车中、飞机上 、船只上等),燃 烧气体的组成通常被视作一个安全相关因素 。燃烧气体的毒性不仅取决于涉及的材料。火场描述(如温度 、氧气量)均对此具有重要的影响 。

     

    燃烧可产生大量各种物 质成为副产物 ,并可能具有潜在致死效应。将燃烧气体中相关成分的浓度与已知限值浓度进行比较,可评估潜在有毒危害。通常采用IDLH(立即危险生命和健 康)值作为基础。通常假定如不超过IDLH 值 ,则有可能在30 分钟内逃生。为了进行预测 ,一般使用哈伯法则:“如产品的暴露浓度和暴露时间均相同,则产生的影响也相同 。”因此 ,对于每种气体成分,其有效暴露剂量的定 义,是指其IDLH 值(浓度)与基础时间(30分钟)的乘积 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对于材料方面,为了最 大程度降低火灾造成的危害,首先要提高制品的难燃程度﹐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。然而 ,聚合物阻燃改性后虽然可以有效抑制“起火”﹐却不能完全消除火灾危 害 ,阻燃后的聚合物在大火中仍能猛烈燃烧。因而阻燃材料燃烧时的特性更应受到关注 ,燃烧气体的组成通常被视作一个安全相关因素。

     

    一般认为,卤素阻燃体 系燃烧时 ,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的腐蚀性卤化氢气体,造成成二次危害,在配方设计时 ,应考虑开发高效阻燃体系,阻燃剂选择方面,采用低卤无卤的阻燃体系 , 降低卤族阻燃剂的用量 ,或加入抑烟剂,减少烟气的产生。目前 ,工程技术人员越来越侧重无卤、低烟 、低毒、高效的阻燃材料的开发工作 ,全球从事聚合物的低烟 无卤(LSOH)阻燃技术研究的公司和校所不可胜数 ,其中大型化学公司就有壳牌、杜邦、巴斯夫、拜耳、埃克森、GE化学、赫司特 、联碳化学、丰田等,而国 内总体上的研究水平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,我们期待更多的低烟 、低毒阻燃产品推出和使用,真正做到“保护环境 、保护人” 。





    XML地图